张杰胜,男,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现任中铁四局一工公司副总工程师。202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曾获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合肥市五一劳动奖章、中铁四局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科技标兵等荣誉。享受合肥市政府特殊津贴,是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专家、中国测绘学会工程测量分会委员、安徽省测绘学会常务理事、中铁四局一级专家。2025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张杰胜在中国高铁、汽车试验场等工程建设领域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与创新精神,为中国高铁现代化精测技术和中国汽车试验场智能化建造技术的高质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获得国际质量管理最高荣誉ICQCC金奖2项、詹天佑奖1项,全国职工创新优秀成果奖1项,各类科技奖15项;国际专利2项,国家专利43项,省部级工法15项;主编规范1项,发表SCI论文2篇。
匠心报国解难题,勇当中国高铁开路先锋。从业30年来,张杰胜参与建设了30多条高速铁路,千余公里的桥梁、隧道,实现了“零”差错,在中国高铁数字化测量领域多项技术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研发高速铁路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成套技术,解决了生产过程中轨道板翘曲变形的国际级难题,实现了轨道板检测的快速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相关技术连续获得国际质量管理最高荣誉ICQCC第43届、第44届金奖。研发的“异常数据的自动识别与清洗技术”,实现了深大基坑自动化监测预警,技术成果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研发的“隧道掌子面的智能测量定位和自动放样技术”,提高施工工效1.5倍以上,技术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入选全国职工“五小”创新成果库。
2006年,国内第一条有砟高速铁路合宁铁路开建,张杰胜带领团队建立了测量控制网和轨道的精调系统,首次采用“三点一组”法计算曲线拨动量,测量精度由±10毫米提高到±1毫米,为中国有砟轨道客专的测量控制网建设提供了示范。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走出国门”的第一单,也是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工程。雅万高铁的德卡鲁尔车站地处万隆火山沉积岩上,张杰胜带领团队加强地质分析,创新了软基处理工法和工装设备,提出次固结工后沉降计算方法,建立沉降模型,该项技术荣获中国铁道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守正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贴地飞行的中国高铁提供了现代化的测量技术支撑,是当之无愧的行业楷模。
毫厘坚守破壁垒,铺就中国汽车腾飞跑道。张杰胜参与建设的20余座汽车试验场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提供了技术研发保障,打破了国外的汽车试验场建造核心技术壁垒,多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研发的“高精度智能沥青摊铺技术”,获得首届“茅以升”应用技术大赛特等奖;研发的汽车试验场曲面沥青施工技术,获得交通运输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和全国职工创新优秀成果奖。提出的“三线交会、双向校核、三维同步”的定位法,从根本上解决了测量误差难题。后经德国专家对7500余个压实点的全过程检测,高速环道的曲面平整度在±2毫米以内,远超欧美标准。
2015年5月,国内最大综合性汽车试验场一汽大众长春汽车试验场开工建设,面对曲面沥青施工和冻土施工等世界性难题,该带领团队研发的毫米GPS摊铺高精度路面方法,成型后路面平整度达到4米±2毫米,达到国内外同行业精度之最。首次采用的曲面环道碾压方法,打破了高速环道斜曲面摊铺、碾压等国外技术垄断,实现技术国产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提出了沥青混合料的动态剪切模量和动态剪切疲劳寿命测试方法,采用PG分级技术,解决了东北冻融地区沥青路面开裂难题。2023年一汽大众长春汽车试验场荣获土木工程领域的最高奖——詹天佑大奖。
匠心传承育人才,锤炼中国技术“硬核”梯队。张杰胜用“劳动最光荣”诠释了一位“测量员”的使命和担当,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激励团队成员成长成才。他时常教导青年技术人才要“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先后培养全国青年岗位能手2名,中国中铁特级大师1名、工匠技师2名、高级技师5名,技术骨干100多名。张杰胜带领的雅万铁路青年技术管理团队荣获评“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工作室团队荣获“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中国中铁青年创新小组”“中国中铁明星师徒”,获得“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7项。他无私奉献传授技艺培养人才,展现了新时代劳模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为中国建造技术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保障。
毫厘之间“测”匠心,细微之处显担当。30年来,张杰胜以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和中国工程师的使命,架设的是共和国高速铁路的新通途,铺筑的是中国汽车工业腾飞的新跑道,攀登的却是建造技术的世界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