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全国劳动模范】姜春平:牵住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红线“风筝”的人

来源: 时间:2025年05月09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

  姜春平,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现任中铁七局兰合铁路LHJ1标项目部安质部部长。工作14年来先后参建了巴达铁路、明哈高速、玉楚高速、双洮高速、兰合铁路等重点工程。他关键时刻敢于担当,在玉楚高速旧寨隧道右洞,精准研判坍塌风险,迅速组织16名现场作业人员和价值360余万的各类机械设备安全撤离。他脚踏实地勇于创新,创建姜春平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出一批能独当一面的徒弟,成功申报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撰写工法2项,发表专业论文5篇,降本增效超千万元。他先后荣获河南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个人、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25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从“山里娃”到“技术领军人”。“工地是我的第二所大学,每一寸隧道都是我的课堂。”

  宁夏固原隆德县,这片曾被联合国定义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黄土高坡,是姜春平人生的起点。少年时代,他每日徒步两小时山路求学,一块干馍馍配咸菜便是午餐;缺水少粮的困境,却淬炼出他“走出大山、建设家园”的信念。2011年7月,这个从贫瘠土地走出的青年正式加入了中国中铁筑路队伍。

  姜春平初入中铁七局便直面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在巴达铁路项目期间,他白天蹲现场记录技术细节,夜读专业书籍整理十万字笔记,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成为当年全局唯二的优秀见习生之一,提前半年定职并破格晋升技术部长。身兼技术部长、测量主管等多职的“多面手”,其专业能力获项目团队高度认可。在“技能中国行动”背景下,他以“学无止境”的执着,成为产业工人从劳力型向智慧型转型的典范。诠释了新时代产业工人从“劳力型”向“智慧型”转型的奋进之路。

  面对危急时刻的“生命守护者”。“安全红线就是生命线,容不得半点侥幸!”

  云南玉楚高速公路项目旧寨隧道区域主要是破碎的板岩和泥岩,自稳性差,又处于富水带,洞身遇到水就容易软化、泥化,引起围岩崩塌。为此,时任项目副总工的姜春平主动把宿舍搬到了隧道口的工区里,和工人们同吃同住,坚持每天至少两次现场巡查,第一时间掌握现场施工动态,将现场施工的重点、难点和风险点牢记在心,在手机上安装监控量测APP,一旦指标有波动,立刻到现场查看。

  2020年12月3日23时30分,正在旧寨隧道带班作业的姜春平突然发现拱顶右侧有股状水涌出,并伴随少量掉块,经验和直觉告诉他,掌子面存在垮塌风险,当时洞内还有16名工人正在施工作业。危急情况下,他果断紧急组织16名工人和价值360多万元的机械设备快速撤离隧道。15分钟后,隧道塌方了!整个掌子面全部被掩埋,16名作业人员和机械设备安然无恙。事后测算,此次坍塌长度达38米,塌方量达5000立方米以上……

  正是姜春平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现场经验,在风险来临时临危不惧、冷静处置,有效避免了一场重大安全事故,为此,中国中铁党委专门下发通知,授予他“中国中铁优秀共产党员”“中国中铁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并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他学习。

  作工地上的“技术革新家”。“一线的问题,必须用一线的智慧解决!”

  明哈高速地处新疆大漠深处的无人区,昼夜温差对沥青摊铺影响很大,经常前一天做好的接茬,第二天就会隆起10多公分。为了克服这个难题,他白天在高温沥青砼料的炙烤下频繁测量,晚上在试验室反复试验,在网上翻阅各种资料。最终创新采用摊铺前切割机修整接茬+200米横向切缝灌沥青工艺,彻底消除接茬变形。该方案成为高寒荒漠区施工标准,破解了极端温差下的沥青摊铺世界性难题。

  为了控制水稳层和沥青层的摊铺厚度,他设计并制作了专用工具。用钢筋焊接的厚度尺,现场使用时即插即用,便捷地测量让路面各层的摊铺厚度始终保持在标准范围内,避免了超铺和欠铺,在保证了质量的前提下,仅此一项就节省了400余万元的费用。姜氏钢筋厚度尺也成了路面施工的“传家宝”。

  要以匠心熔铸“开路铁军”。“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一群人才能劈开万重山”

  在甘肃兰合铁路项目部,他负责的西固隧道是全线第一长隧,长13.655公里,最大埋深770米,斜井设计最大坡度10.47%,且多次穿越断层、瓦斯地段,下穿高速公路,极易发生突涌水及突泥风险,被列为特级风险隧道。

  在此,公司创建了以他为首的姜春平劳模创新工作室,带领团队积极开展创新创效活动,立项科研课题3项,申请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发明专利实用技术成果在兰合铁路项目成功应用,产生经济效益200余万元;发表专业论文5篇;科研成果《邻近破碎带地层双车道斜井进双洞单线隧道的挑顶施工工法》和《深埋山岭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开挖与支护施工工法》,节约工期4.2个月,节约成本421.7万元。现场创新运用BIM+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创建隧道BIM模型,喷射混凝土超耗降低20%;提出“在斜井施工中加大横通道施工断面”,节约成本504万元。

  他以动态管理的安全管理思路,对项目部安全管理进行风险预判,不断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凭借着“四件法‘保’”,即:个人岗位保安全,施工技术保安全,领导带班保安全,党建融合保安全,实现了项目安全生产稳定向前。

  14年风雨兼程,姜春平从大山深处走来,以脚步丈量祖国山河,用匠心浇筑时代通途。他的故事里,有“逢山开路”的勇毅,有“毫米必争”的执着,更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如今,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新征程上,30万中铁人正以姜春平为榜样,以山河为卷,以汗水为墨,续写着“开路先锋”的辉煌篇章。

Baidu
map